朝中百官其实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天。
以大景的国力,若是与两国交锋,最终的结果定是胜算不高的。
可笑的是,朝中官员早料到会这样一天,所以这些年来大肆敛财,早已谋好后路,对国难一事则是充耳不闻。
常山无奈一叹,说道:当年北襄内乱,好不容易有的喘息之机,便这样葬送了。
弦乐张了张口,说道:应该还有机会吧。
听起这些时,她心里也很不是滋味。
虽说那座皇宫那样薄情,可那里曾也是她的家,她也不想看到国破家亡的那一幕。
问起这个问题时,常山沉默了下来,他说道:就算有办法又能如何呢对那些朝堂百官而,逃命才是最重要的事,恐怕今夜,会有不少人出城……
陈长生问道:有多少人愿意留下来
常山张了张口,说道:不足一成。
这话听起来实在可笑,连一成都没有。
弦乐抿了抿唇,叹道:怎么会这样……
往年的世道太过太平了。
常山说道:享过福的人,自然不愿意落入深渊,眼中唯有财权,早已忘了家国。
他接着说道:今日朝堂上争吵的尤为厉害,几乎九成的官员都在劝官家移驾景南,打算放弃上京。
可若是真的放了,就算移驾景南又有什么用呢,上京城一破,便再也没了转机了。
已是强弩之末,若是再退,便是万丈深渊了。
今日朝堂之上,张大人冒死觐见,求官家留在上京以定军心,再求援于大景江湖,若是这般,大景还有一线生机!
若是移驾,最后他们也难逃一死,可就算是这样,他们都不愿意去争那一线生机,只想着苟活于世。
百官如此,官家亦是如此!
说到这里,常山已然难以掩饰心中的怒色,捶着面前的桌子,嘶声呐喊。
明明还有一线生机!
石桌砰砰作响,一旁的弦乐有些心惊。
在她的印象之中,常少卿应当是和善的,可这时的他,却是那样骇人,眼中皆是愤怒与不甘。
一锤一拳,似是声讨着这个烂透了的王朝。
常山忽的沉默了下来,他看着先生,问道:先生……
这大景,当真还有救吗
陈长生手中拿着书,当常山问起这个问题时,他也在想着……
这大景,真的还有救吗
应该说,还有救的必要吗。
百官心中无家国,就算最后救了大景,又能有什么用呢。
陈长生取下了葫芦,仰头灌了一口酒。
他问道:若当真没救了,你会走吗
常山沉默下来。
微风吹动。
那树上的叶子飘落而下,落到那石桌上。
常山抬起头来,对上先生目光,他平静的道了一句。
先生,我是少卿……
他说这句话很是平静,似是理所应当一般。
在常山的心中,有着他自己的道理,从那山上而来,从那观中而来,从那道经中而来。
陈长生望着他,不禁有些恍惚了。
遥想当年。